2022-06-01
坊头谌氏祖祠...
null...
谌重(公元89~167年),一称谌仲,字文叠;江西南昌人。著名东汉时期大臣,谌氏南支鼻祖。东汉和帝年间为豫章郡博士,汉顺帝时“高第除郡博士”,后官至京辅都尉、右纳史卫尉、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,荆州刺史,封汉昌侯。终年七十八岁。谌礼,字秀登;江西南昌人。著名三国时期孙吴国学者。吴大帝孙权时,举其德行卓异,拜为念部郎中,迁尚书,著有《书仪》十二卷。谌祐(公元1213~1298年),一作谌佑,字自求,号桂舟,又号服耕子;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著名南宋时期文学家。谌祐以诗文名世,与刘壎同号“南丰之彦”,布衣终身。终年八十六岁。...
近日,江西省公布了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共计684处(含现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1处),其中高安共有2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。这两处新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:付氏宗祠(清)、谌氏宗祠(清)来源:江西省人民政府网...
谌,读音作chén或shèn。姓氏来源于尹祁氏,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又有源于姬姓,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赣、湘、黔多地的族谱(以下简称赣湘黔谱),与江西修水、湖南平江、湖北通城/崇阳/蒲圻三省五县合修的族谱(以下简称五县谱),所记述的大节公世系相差9代人。五县谱有关远祖信息的记述,要比赣湘黔谱详细一些。西安谌立君先生把珍藏的老谱带到贵阳给我拜读。其谱所记大节公世系第42世景忠公由上谌徙板湖;第66世庆六公元至正元年(1264)徙临湘,并制定了六十四字辈份词从此开始排序;第77世安世公徙竹山;第84世渐新公徙陕西富平,至今繁衍到第88代。陕西族谱与临湘一脉相承,本文统称临湘谱。我发现临湘谱和五县谱所记述的“历代远祖源流”较为吻合,却又有很多差异。为此,我试图探个究竟。为了让大家在进行对比分析时,一目了然,特将赣湘黔、五县和临湘三种族谱所......
郡望豫章之后的向外迁徙大節公世系二十八世祖重公,字文叠,生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辛丑(101),为谌氏豫章(南昌)始祖,历京辅都尉,升至荆州刺史,封汉昌侯。乡人爱公之孝,敬公之德,以公之姓,名该地曰“上谌市”。从文叠公开始,谌氏郡望豫章。家族兴旺发达,人口持续增长,需要向外地迁徙,建立新家园。同时,因为战乱、避祸等原因,人口也不断向外迁徙,繁衍出新的支系。各地家谱中的《迁徙志》,均阐述了迁徙的必要性,并对如何选择徙居地,提出了四点原则:“山水秀丽、土壤肥沃、习俗淳朴和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”。家族的部分成员遵循上述选择徙居地四原则,开始向周边地区和外省迁徙,逐渐遍布全国各地。豫章谌氏迁徙路线图(摘录)现根据各地祖传家谱的记载,将谌氏族望豫章之后,向“山水欲其秀,土壤欲其沃,习俗欲其醇,贻谋燕翼欲其善”地区移民,创建新家园的迁徙路线,进行综合整理,制作出《豫章谌氏迁徙路线图》。此图制作说明如下:......
由于我国南北方文化差异,作姓读时除了可以读chén,也可读shèn。谌,姓氏来源于尹祁氏,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又有源于姬姓,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,也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麻城有谌姓600人左右,也有两种发音,占麻城人口的0.05%,在麻城百家姓排名一百三十三,主要分布在南湖、顺河镇等地。麻城孝感乡文化园谱堂现有两套《谌氏宗谱》电子谱。家族迁徙始祖华八,名伯瑚,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瓦屑墩。元朝初年迁湖北黄陂木兰川口黄土港古井冲(今谌海落籍),于清朝末年迁麻城中馆驿。辈派原派,自十二世起:善如承之宗永仁兴昌和启绪益庆荣勋增派:科教振家国雄才壮乾坤至诚弘远大德昭凤麟鸣家族迁徙始祖文八,由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迁居麻邑之西太平乡张家店。辈派世派:民思显玉士必定先绪德世代受鸿恩诗书绵厚泽续世派:传家宜节俭治国在忠良慈孝前光迪昇平啓裔昌续世派:继祖意志强树宗亮风高新生建安康......
唐朝杭州别驾、上党公李谌简介,李谌是个怎么样的人?上党公李谌,高祖李渊孙,韩王李元嘉子。谌通音律,历杭州别驾,与弟黄公李撰俱死。神龙初,追复元嘉爵士,以第五子讷嗣。...
谌(chén)姓【摘要】谌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·宋《姓苑》。〔姓源〕其姓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。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陶侃毋谌氏,今南昌多此姓。按陶侃为溪人,谌姓或出自溪族。〔郡望〕谌姓的郡望有豫章、南昌。豫章,汉朝将秦代原有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,治所在南昌。相当于今江西省境。〔名人〕《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》收录谌氏5例。谌姓的历史名人东汉和帝时有谌重,南昌人,为荆州刺史;三国时吴国有谌礼,南昌人,为昌书仓部郎中;晋朝大将陶侃的母亲为谌氏;明代有云梦知县谌吉臣,又有谌贱生,邵武人,四川按察司佥事。〔供橱〕谌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。...
(谌氏家祠----重建2006年)(谌氏牌头----重建2008年)家规家训是要求族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,规章制度的总称。凡我后代子孙,必宗族众规定的立身处世,居家生活原则,规范,训语和禁戒,是传统伦理道德,加之于子孙族众之上的各类约束,由家庭子的训诫,而扩大到整个家族,共同遵守,强迫执行的定性内容。(谌氏家谱)谌氏家训家规,在祖训的内容上贯穿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,也注入了社会主义文明道德要求。经共同研究、商定、议定内容如下:一、爱国爱家。中华民族大国家,炎黄子孙都爱她,一国虽是万家聚,自古有国才有家,为人生平不爱家,漂浮浪荡走天涯,奉劝族人要爱家,保家卫国人人誇。二、孝敬父母。父母之基不可易视,循规蹈矩才是真孝。子女本是父母生,父母养育才成人,人生在世要孝顺,敬老爱幼佑子孙,子必孝亲,弟必敬兄,幼必顺长,卑必承尊,处族以和敬为先,处乡党以忠厚为本,凡我族人尚共勉之。三、端正品德......
敦孝弟以重人伦;笃宗族以昭雍睦;和乡党以息争讼;重农桑以足衣食;尚节俭以惜财用;隆学校以端士习;黜异端以崇正学;讲法律以敬愚顽;明礼让以厚风俗;务本业以定民志;训子弟以禁非为;息诬讼以全善良;戒匿逃以免株连;完钱粮以省催科;联保甲以弭盗贼;解仇忿以重身命。此稿录自安化《谌氏族谱》光绪丙午修“皇旨篇“。...
白龙井谌氏中兴祖文叠,公忠体国,忠孝为仁,为万代所拥戴,曾投药井中,救治乡人,时有白龙出现,后人感其德遂名。此井位于上谌市招贤乡。附图:白兔塔文叠公以德行,孝友为先,乡人服化,父卒公下葬于离省六十里西山(即上谌招贤乡),庐墓三年,至白兔驯其墓,地曰白兔岗,后人感其德,垒石为塔,曰白兔塔。记之。附图:...
谌候即文叠,父嗣邱公字修爵自玉山徙居豫章郡之黄河陂,娶陈氏生公,颖敏过人,孝友天性,读书过目不忘,汉顺帝汉安二年癸未诏举孝廉有道者,公应诏至京,帝首询以古疑义十余事,公诵其文条其义甚悉,授其愽士,历京辅都尉右内史卫尉,升荆州剌史,封汉昌候。清慎简易,政治卓异,六载,思修爵公景际桑榆,即求致士,荆民遮道泪留,弗克竟受诏进秩归家。本邑民有相争不决者,咸求剖决。邻境闻其公平,有讼亦往往造庐求辩焉,公片言析之,莫不悦服,至有流涕而别者,有望其庐而返者。修爵公卒,公卜葬地于离省六十里西山下,庐墓三年,致白兔驯其墓,后人因号其地曰白兔岗。公卒与夫人熊氏亦附葬焉,乡里感德立祠于舍侧,以祀之。灵帝光和二年,祠始成,在南昌县上谌诏贤里。庙建于汉和帝光和二年已未,东晋公讳弼过此其下,题匾曰景福楼。赞:中州文献,遗绪可徵,稽古力学,进退持平,五曹铨总,四司协寅,皋伊让德,周召堪倫。附图:...
全南县陂头镇太和村太和围显公宗祠——亦政堂,是由显公玄孙廷璋(大節公第五十九世孙,重公第三十二世孙)牵头,率领众子孙于1324年建造的,大约400多平方米,前坪面积一亩多(含池塘)。据《信全五修谌氏族谱》记载:信全谌氏为“谯阳堂”,是重公之长子铭公之后,大節公第三十二世孙信父(重公第五世孙)生三子:景忠、焕文、焕章。而我信全谌氏是信父次子焕文之后,在大節公第四十三世孙日凤(重公第十六世孙)迁居赣州;第五十一世孙斌公(重公第二十四孙)迁居信丰游州(乃信全谌氏鼻祖)生哲公;哲公之长子操公(大節公第五十三世孙、重公第二十六世孙)迁居全南陂头太和(乃全南谌氏之鼻祖),次子谳公留在信丰游州(乃游州谌氏之鼻祖)。全南谌氏之鼻祖操公生一子淮公;淮公生三子:长子德公迁居陂头镇寨下并在寨下建造谌氏宗祠,目前已经传至大節公第七十九世孙(重公第五十二世孙);次子睿公迁居广东北山(虽然多次派人联系,但音信全无,目......
正和谌氏宗祠正和谌氏宗祠位于陂头镇正河村寨下,由院子和祠堂两部分组成。宗祠呈龙腾卷浪形,坐北朝南,壬生丙方位。据信全谌氏五修族谱记载,宗祠始建于1354年,距今660余年。院与石门牌坊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。总占地面积1815.28平方米。全景图宗祠建筑采用砖木结构,穿斗式梁架,悬山顶。宗祠门廊左右两侧,一对威武凛然的石狮遥相呼应,炯炯有神。正门左右,立一对雕花石鼓。全祠由16根石柱及青砖砌成的马头墙支撑,石柱顶端雕刻有鳌鱼。栋高11.6米,面阔三间,二进三厅,祠堂占地面积1630.48平方米。马头墙石门牌坊为红花岗岩,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,大气壮观,显示出帝王外戚的显赫身份。门楣上嵌有“戚畹舊家”四个楷书阳字,两侧间柱雕有一副对联“文氣联霄漢,家聲贯斗牛”,门楣顶端雕有人物、花鸟、动物各种不同的祥瑞之物,图案中的人物头戴簪缨,身穿袍服,温文儒雅,风度翩翩。门......
考吾安益谌氏,于宋时入楚,七传而有嗣始迁安,入梅山腹地,居资江两畔。递滋递衍,人丁日旺,而甲分四,六,一,九,各甲于江畔均建祠祀祖,丁酉二月初,余有沪之友人有三,来访于陋宅,谓曰,可携游于本县故迹否,欣然允之,过桥口,忆此乃我族兴家之故地,特寻当年之旧迹,询人再三,于民宅之巷中见石桅一对,高约六七米,上覆以斗,下凿以鼓形底座,字体携刻有力,甚为壮观,归后遍寻旧谱,得之此为我谌氏九甲旧祠之物也,今特以记之,附石桅与旧谱图文。安益谌氏四甲美公前房嗣孙礼泉记旧谱图文石桅...
Copyright 2023 zupu.cn 浙ICP备18024415号-5